关于有屋> 有屋百科>厨房的前世今生:未来科技新生活由此开启

厨房的前世今生:未来科技新生活由此开启

文章发布日期: 2016-08-08

厨房是现代家居生活的必备战场,它的历史也算是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段,通过不同时期的演变,才有了今天的厨房。  

原始社会  

原始人以天然洞穴为居,居住条件极差,以野菜、野果、野兽肉等生食充饥,过着所谓“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尝到了被雷击而烧死的野兽肉,发现了熟食的美味。当然,钻木取火的发明才使人类有条件正式开始熟食的习惯,这也是走入人类文明的第一步。

氏族社会  

距今约6000-7000年前,我国进入氏族社会,从已发掘出来的房屋遗址中可以发现当时的人类已经在建于地面的房屋中央设有火塘(地灶)。火塘一般设于屋内正中或偏离门远些的当中位置,火塘中火焰终年不熄,以备随时取用。灶坑内留有炭块和兽骨,屋顶设有排烟口,这种布置方式兼有烹饪、取暖、去湿、防兽等多种功能。

封建社会  

由于厨房操作中有许多专用器皿,工具、粮食、燃料,这就需要较大的存放面积,同时,也为减少厨房对其它空间的干扰,便逐步发展到厨房从整栋房屋中分离出来的模式,成为独立。这种布局最早出现在从四川成都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中,现在尚存的明清旧宅中也有实例可查。

解放初建造的住宅厨房  

当时大部分厨房都装有煤气设施,但因设计的每户面积定额过大,超出社会实际分配指标,因而造成当时多户合用的局面,显得拥挤不堪,所谓的“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就是指当时厨房使用状况。

60年代的合用厨房住宅  

当时我国建造了一批低标准的住宅,采用的十多户合用厨房。邻里之间常会尽量交错时间使用以避免太过拥挤,但条件较差,卫生条件极低,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改造也较为困难。

70年代的独用厨房住宅  

此时的国家实力有较大提高,在住宅建设中推行小面积独门独户形式,是我国厨房设计中的一大转折点。但限于当时的发展程度,厨房面积很小,其中设备也很简陋,仅有煤气灶台和洗涤池,科技含量很低。

90年代的规范化厨房形式  

按照已制定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还汇总编印“厨房设计的标准图”,使各项设施可以结合工厂成批生产,以降低成本,使该类厨房得以普及和推广。

21世纪的有屋智能厨房  

有屋智能厨房加入诸多炫酷科技元素,满足你对厨房的所有想象,让未来移步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