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屋> 有屋百科>“物美价廉”已不能说服新中产?吴晓波的论断或许是真的

“物美价廉”已不能说服新中产?吴晓波的论断或许是真的

文章发布日期: 2016-12-02

大多数城市CBD白领对于新中产生活方式可谓是“身虽未至,心向往之”,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从吃喝玩乐到家居出行,慢慢地从内到外触及新中产的标准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近年来很敏锐地捕捉到新中产阶层崛起这一信息。吴晓波说老一辈中产阶层都很贫穷,赚了一点钱,每天都惴惴不安的,他们觉得赚钱是世界上最大的事,不但牺牲自己的健康,把环境也牺牲掉了,那代人什么都愿意牺牲,只要能赚钱。新中产阶层对战争、饥荒不太有记忆,所以慢慢会对自我生命本身和生活体验有更高要求。

这一观点很快在一则颇让国人泄气的新闻中得到验证

2015年春节,大批中国旅行团到我们的近邻日本旅游,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没有去爬东京铁塔,没有去登富士山,而是一头扎进了卖马桶盖的店里。日本的马桶盖,因为增加了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功能,并且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深受中国游客喜爱,即便售价高达2000元,但只要有中国旅行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

吴晓波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除了感慨以追求新技术和新体验的新中产阶层悄然崛起,对国内的传统制造业更是怒其不幸哀其不争。这篇文章在疯狂刷屏朋友圈的同时,也深深刺痛了为“中国制造”努力了大半辈子的中国企业家们。

吴晓波认为,无论是电饭煲还是马桶盖,这原本都归属于传统产业,但这些被国内一些企业看作“日薄西山”、无利可图的产业,却被理念和技术更先进的人做成了摇钱树、聚宝盆。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 。

相隔日本1000多公里的青岛,一群与吴晓波有着同样感慨的年轻人,已经放手干了起来。

有屋科技产品研发总监杨志强,在过去13年里一直和橱柜装修打交道,结合日本马桶盖的启示,杨志强希望研发一款将传统家具和家电进行智能融合的品,“而且能够实现智能感官和智能交互体验。

比如,当你想看电影时,只需说一声看电影和片名,客厅的激光影院自动就调出你想看的电影,同时窗帘自动关上,整个客厅变成影院模式。

过去两年,杨志强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了潜心研究,并于今年初夏在北京发布“有屋虫洞1.0”系列有屋智能家居产品

“就像iPhone跨界与融合改变手机行业是一样的。”杨志强形容这款产品的意义,比如,有屋智能厨房的每一个橱柜都带有温控设置,可以根据不同食物设置不同的保藏温度,而有屋智能衣柜不仅有收纳衣物功能,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消毒机、除螨仪、干湿机等家用电器的功能,使得有屋智能衣柜实现自动消毒杀菌、调节干湿度等功能

现在,杨志强们已经不只是提供一只智能马桶盖了,而是可以非常专业地提供包括客厅、厨房、衣柜在内的关于智能家居的全套解决方案。

对于家居智能化解决方案,一直深入研究新中产人群的吴晓波有非常强烈的同感,他认为目前的中国已经进入到新中产崛起的关键节点,而在这些新中产的人群中,80、90后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些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跟6070后人群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愿意为高品质生活买单,更加注重产品的舒适度,仅靠“物美价廉”已经不能说服他们了。

历史地看,这正是制造业创新的起点。不论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国内发生的产业升级无不伴随着中产阶级的消费理念的变化。

这和当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目前,中国本土制造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过去几年,不断高涨的土地租金,长期用工荒,恶性价格竞争拖垮了无数沿海制造企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摆脱过去低成本加工的标签,实现产业变革。

大浪袭来,只有真正实现技术升级的企业才能够屹立不倒。

12月4日,长期关注新中产的吴晓波将来到青岛,做客少海汇成员企业有屋科技。昔日那个为国人疯抢日本马桶盖而感慨万千的吴晓波,看到国人自主研发的智能家居产品,他可能会再写一篇文章,名字叫《去少海汇买个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