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屋> 有屋百科>特色与落地的平衡:个性定制,标准生产

特色与落地的平衡:个性定制,标准生产

文章发布日期: 2016-09-22

2015年初,广受热议的互联网家装套餐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姿势各种招,各种澎湃各种飘,套餐价格从299到999不等,互联网家装品牌试图利用低价的方式来夺得消费者眼球。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套餐标准化产品逐渐受到消费局限。标准套餐逐渐成为基础服务,开始向全屋定制升级,在智能家居方面亦是如此。

事实上,有屋科技在发布后,也进入了客户咨询和加盟阶段。在交流中,我们发现,其实客户对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说有屋现有的智能厨房、客厅、衣柜三套产品,我们在设计和制作上一直追求一种高端和彰显品位的感觉,但事实上,审美这种东西是很可怕的,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也不能说谁的品位就一定高。并且,每一个客户家里的房屋面积大小和户型各不相同,因此如果要追求个性化的定制,那么就会增加设计的成本,这还只是小部分,更多的是生产成本。大批量的加工会大大降低成本,而个性化的定制和尺寸在工艺、采购、运输上都会增加很多成本,从而增加产品的售价。虽然说一些高端的用户可能并不太在意产品高额的售价,会更在乎它们的品质。但是不管是作为企业还是客户,总是希望自己花的钱在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包括科技含量、用材、品牌等这些方面,而不是消耗在运输、分类等人工成本上。

所以,在如何平衡满足客户对个性化定制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生产成本的方面,不管是有屋科技,还是整个智能家居市场,都要深思熟虑。